通过与新能源的结缘,焦玉华的人生有了新的选择。经过四年的创业之后,焦玉华将带领他的南京绿展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领域中,由起跑者成长为行业领跑者。
绿展科技追求绿色征途上的可持续发展
时隔多年之后,电动汽车时代终于重新来临了,结伴而来的,还有那些想要在这块大蛋糕上分得一杯羹的企业家和企业们。焦玉华和他的绿展科技也应势成为新能源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由起跑者成长为行业领跑者
创办南京绿展科技有限公司之前,焦玉华曾在能源行业、房地产行业和酒店业担任企业高管。稳定而高薪的职业并未锁牢焦玉华那颗不安分的心,创办一间自己的公司始终是他人生的更高追求。
结缘新能源是偶然中的必然,作为80年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的高材生,焦玉华一直都在关注新能源行业。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本国外的杂志看到“低碳经济”,从此,他的心中便埋下了一颗创业的种子。
在查阅关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相关资料及国内外产业资料之后,焦玉华最终选择配套设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作为创业方向。相对于汽车生产商、电池生产商,充电桩设备的研发生产更具备自主能力,也更容易快速进入游戏角色。选择大于努力,焦玉华的敏锐触觉使绿展科技在短短四年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全国范围内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少数知名品牌之一。“靠的就是专业的核心技术”,焦玉华自信的告诉笔者,对高科技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最核心最根本的生命力就是技术。
四年的创业,从做管理到做企业,焦玉华为自己和绿展科技找到新的定位。不仅实现自我人生的华丽转身,还带领绿展科技成长为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领域的领跑者。
作为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知名品牌,绿展科技代表了江苏在该领域的最高水平,不仅形成了完整的研究、实验、试制、生产能力体系,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了ISO9001、SGS、CE、PAL等多项国内外专业检测机构认证。还在9月29日的南京国际博览会上与海霸能源集团、香港爱利菲、钜威新能源、众泰新能源汽车等众多新能源领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烦恼。一个伟大的产业的诞生与完善需要全产业链的努力与配合,目前电动汽车在全球都处于起步阶段,整条产业链都没有成熟模式可供借鉴。
也正因此,在体会创业快感的同时,煎熬和痛苦也呼啸而至。投资收益见效慢、行业法规不明朗,这一切留给焦玉华的是难以承受之重。“焦玉华们”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失落和烦恼,这种烦恼背后,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哪个更重要的古老命题的映照,也是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竞争遭遇的尴尬写照。
创业容易守业难
绿展科技不是最早涉足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建设的企业,却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知名品牌之一,也是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品牌之一。焦玉华的底气即来自于过硬的核心技术、快速的创新能力和敏锐的市场触觉。
据笔者了解,十年内,充电桩市场预计会达到1000亿的规模。巨额的利润,自然会吸引更多的竞争者。一时间,蜂拥者众。然而,这是一份“烧钱”的游戏,如果没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和信心,最好不要冒进。新能源行业的资金回首周期长,游戏规则也还没有定出来。竞争环境并非是完全透明,相反,目前有相对混乱之景象。“几年之内,这个行业必定要经历一次洗牌,那些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就会被洗掉。”焦玉华提到。其实这个行业的洗牌一如所有行业一样,每天都在上演,只是在市场达到一定饱和度之后,会更加激烈。
“创业容易守业难。”从他的字里行间的惆怅我们能够读出一二。“要知道,新能源行业一般前期都是在不断投入,根本不会有收入。而这个过程可能长达六七年甚至更久,很多人就因为坚持不下去而黯然退场。”焦玉华对笔者说。“其中研发经费可能要占用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资金。因这个行业前面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一切都是我们在摸索,不断完善的过程。而高歌猛进的投资很可能会因电动汽车普及不够而打水漂。”这也是他遇到的最棘手、最困难、最富有挑战的事情。
生存的尴尬仿佛警钟,时刻提醒新能源企业前方步步惊心,如履薄冰。
期盼行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目前,新能源电动车的产业化是一条困难重重的道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皆是如此。这是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生产技术成熟之后,焦玉华遇到的最棘手、最困难、最富有挑战的事情,同时也是整个电动汽车产业所面临的难题。作为基础配套设备生产商,绿展科技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必将面临更多尴尬的被动局面。
第一关是“电动汽车的批量生产”。据了解,虽然有许多汽车生产商都在尝试研发生产电动汽车,但真正能量产的几乎为零。比亚迪在倾尽多年之力,也仅仅售出几百辆电动汽车。尽管电动汽车的潜在消费者很多,但电动汽车本身的技术难题、高昂的销售价格、电池的使用寿命及电池的充电续航能力,都成为消费者裹足观望的重要原因。没有大量的电动车上路,就不需要大量的充电站,没有大量的充电站也就不需要大量的充电桩,似乎绿展科技只能接受这一尴尬命运。
到底是先有车还是先建站?业内人士将其戏言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焦玉华笑道。“我们业内人士一直都在考虑这些问题。”
其实,一直以来大家都进入了一个认识的误区。焦玉华认为,对消费者而言,他们在意的是电动汽车能不能上路,上路能跑多远?答案显而易见,汽车生产商在电动汽车的研发技术已经有很大的突破,很多企业都参与了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事实证明,电动汽车上路绝对没有问题,问题是由于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限制,电动汽车不能跑的更远。如果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网络覆盖能力足够强,就像现在的加油站一样,电池的续航能力即可解决。
由此可见,电动汽车基础设备的建设及网络覆盖才最应该先行。只有充电站建设到位,才可能实现产业化、商业化。
至于电池的使用寿命,电池的修复能力,续航能力,充电还是换电等问题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需循序渐进。在电动汽车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再发现再解决。就像传统汽车也是在不断的改进基础上,一步步向着更高速,更舒适的方向迈进。这是同样的道理,只是现在整个汽车行业有些操之过急。
未来成就品牌之路
当然,一个新兴的产业紧靠寡头垄断,势必会给产业的快速推进带来种种障碍。整个产业链健康有序的发展,还需要制定公正透明的游戏规则——行业法规。只有公平的竞争,才能实现国企与中小民营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从竞争走向竞合。
焦玉华谈到,纵观国内外,凡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发展速度较快,推进较为超前的企业,都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基础设备建设先行,主要体现在行业竞争机制,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对消费者的购车补贴等等。
尽管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谈到行业的未来,焦玉华仍然充满豪情。
“练好内功,打好基础,自信满满迎接挑战。”焦玉华的话犹在耳畔。他说,不管是团队建设、人才储备,还是核心技术的改进,绿展科技都已做足准备。接下来的工作是继续开拓创新,并加大市场开拓的力度。
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一批敢于吃螃蟹敢于抢鲜的人,他们足够有耐心,足够有资金,而又能够不那么在乎眼前利益的人。焦玉华有信心并且会永远坚守下去,这朴实的想法背后承载的是他内心深处的理想——为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不断努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透过焦玉华那淡定而微笑的双眼,我们看到迷茫正悄然散去,绿色未来正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