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供应产品分类
友情链接

碳酸锂涨价是大势所趋?动力电池情归何处

碳酸锂涨价是大势所趋?动力电池情归何处
发布时间:2016-05-17

  翻阅相关锂电上市企业2016年首季度的业绩预告,多呈现出业绩及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可喜局面。而这其中,数据最亮眼的莫过于上游原材料企业天齐锂业(189.000, -2.71,-1.41%),以接近900%的同比净利润增幅,有望超过2015年全年的净利润,从而领跑整个行业。  天齐锂业在业绩预告中提到,受益于下游锂电池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带动相关锂化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而这种市场需求的增长,也使得天齐锂业电池级碳酸锂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量均同比上涨,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大幅增长,产品销售毛利率大幅提高。  然而,对于上游原材料企业来说,这还未到最最“甜蜜”的时刻。由于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今年包括碳酸锂及六氟磷酸锂在内的原材料价格还会持续上涨,直至年底之前依然会维持高位。而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包括电解液、正极材料的涨价,电池企业成本压力巨大。  笔者就电池材料的价格询问了相关企业,今年以来电解液的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普遍上涨了2-3倍,而正极材料的涨幅也在30%以上,直接导致电芯的总体成本上涨了20%。因此对于相关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旗下产品涨价似乎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涨价是大势所趋?  笔者调研得知,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给电池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了极大压力。而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对于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大幅上涨,这也导致部分电池企业将材料成本不断向下游市场传导,从而选择了涨价。  “当前,材料扩产的速度明显滞后于电芯,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一方面导致了材料价格的暴涨,而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动力电池企业扩产的步伐。因此,规模化这种常规的降成本的方式,在动力电池领域暂时行不通,涨价是必然趋势。”国内某电芯企业负责人这样提到。  他同时表示,目前公司的电芯价格经过多轮涨价,目前涨幅已达到20%左右。然而即便如此,旗下产品依然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在笔者调研的十余家电池企业当中,有超过50%的企业产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提升的幅度也大多集中在15%-20%左右。  而从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报表也可以看到,包括比亚迪(60.340, -0.22, -0.36%)、欣旺达(23.860, -0.25, -1.04%)、南都电源(17.960, -0.15, -0.83%)、亿纬锂能(33.040, -1.46,-4.23%)等电池企业的销售额及净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增长。而对2016年的营收,也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相关人士分析,除了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拉动,这种快速增长的背后,与电池价格的上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与铅酸电池相比,锂电池的劣势就在于研发及商业化时间长、安全性不够成熟、成本优势缺失,现如今两者之间成本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我们的目标是将锂电池的价格做到无限接近于铅酸电池,但上游原材料的暴涨打乱了我们的计划。”星恒电源副总王正伟表示。  三月底,笔者在广州参加某锂电高峰论坛时,有专家提到,直到2025年以前铅酸电池依然还会是市场的主流。  对于下游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补贴额度下调,电池价格提升,在成本控制方面,无异于遭受了双重的打击。此前,新能源汽车本就因为定价过高为消费者所诟病,而今动力电池价格的上调给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500万辆的目标,又增添了些许不确定的因素。  打造核心竞争力契机?  然而,即使是在原材料“涨”声不断的当下,也有企业坚持不涨价,而是希望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严控产品成本,或是将这些增加的成本最大限度做到内部消化,而不增加下游新能源汽车客户的成本压力。  “在我看来,那些选择跟风涨价的企业,很多都是规模较小的企业。截至目前,沃特玛还没有执行涨价的战略。”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德先表示,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并没有媒体此前披露的那么夸张,所谓的18万/吨只是个别行为,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  他还提到,沃特玛通过优化原材料采购通道,通过大规模的采购在原材料价格方面具有很大的议价权。与此同时,通过优化设备、升级产线、提升制造工艺等途径,对生产成本进行严格的把控,因此沃特玛的动力电池产品成本并没有太大的增幅。  而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车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15.9GWH,同比增长220%,销售收入为370.6亿元。而沃特玛的出货量达到了1.37Gwh,市场占比8.6%。在整个车载动力电池领域排名前三,仅次于比亚迪和CATL。

工商认证信息
公司名称:
公司类型:
注册登记号:
注册地址:
法人代表:
注册资本:
成立日期:
经营期限:
经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