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车电动正式成立;
2008年,中车电动获得中国第一张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
2009年-2012年,中车电动并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蝉联全国销量冠军;
2014年,中车电动新能源城市客车成功服务巴西世界杯,成为“替代”国足“参加”世界杯大赛的为数不多的中字号企业之一;
2015年,中车电动纯电动和插电式城市客车开始火爆全国,销量大增;
2016年,联合北美公司造全球第一台燃料电池大型物流车;
……
一连串闪光的足迹,无疑表明中车电动是一家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今,在中车电动“十三五”战略蓝图上,中车电动董事长兼总经理申宇翔瞄准了更为宏远的目标:营收突破100亿,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新能源客车卓越企业。
从优秀到卓越,这是质的跨越。“中国中车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申宇翔董事长如是说。
中国中车的文化已扎根于这片热土
中车电动自成立以来,不断聚集着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加盟,使得这家源自铁路的汽车制造企业,迅速地完成了跨行业的华丽转身。
究竟是什么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来到中车电动这片创业的热土上奉献青春和智慧?小编带着这个疑问走访了中车电动的部分中层和基层员工。
中车电动运营管理部经理陈龙富
面对小编这个问题,中车电动员工的回答几乎相同:“我觉得,这股力量就是企业文化。”
陈龙富,2012年从长丰汽车加盟中车电动,现担任中车电动运营管理部部长。陈龙富笑着说到:“变化是市场竞争不变的主题。比如,你今天在技术上领先了,明天就不一定;你的管理模式今天领先,明天不一定。像现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东西就落后了,甚至你还没搞明白,就被打蒙,这些变化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中车电动从2007年成立起,在新能源客车的核心系统方面一直有着很强的优势,2008北京奥运会时,当时在北京运行的多家新能源客车的核心系统都是由中车电动(原南车时代)提供的,包括目前联合加拿大公司造全球第一台燃料电池大型物流车,也是体现了核心系统优势。
对于这些技术优势,陈龙富却并不把它看成是唯一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当前电驱动系统是我们核心竞争力,但这些东西现在都很容易被模仿,当然要掌握IGBT模块很难,但一个IGBT也不能支撑我们的百亿目标。”
“企业的领先,靠技术领先当然还是很重要的,但是更核心的还是靠文化、精神的领先。”陈龙富再次强调。“中车电动传承中国中车优秀的企业文化,文化让我们对未来的竞争更有信心,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中车电动这片热土上扎下事业之根的决心。”
中车电动的文化又是什么?
既然中车电动以文化支撑百亿目标,那么它的文化又是什么?具体是怎么表现的?
“我们最核心的一个企业文化,就是‘成事文化’。”陈龙富说,中车电动的很多文化也是来源于母公司中车株洲所,就像“成事文化”。
陈龙富讲述起公司文化形成的过程。“我们公司虽然是2007年成立的,但公司成立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中车株洲所这个大团队始终在关爱、帮助、扶持、引导我们那个小团队,包括对我们的董事长、很多干部也是继承了株洲所的文化精神。”
“我们湖南人有一种精神,就是不怕困难,敢为人先,勇于行动。比如,我们原来学精益生产模式时,即使50分也好,也要立即实施。你如果没有行动,而永远停在追求尽善尽美上,那是假的,只有在行动中去不断地变革。”陈龙富这样诠释。
中车电动精益道场
“我们现在还有一个新的文化内涵,就是‘改善’,从上到下持续改善。比如,我们的高管到基层,都是比较开放的,要去不断学习改善;2011年左右,我们的高管还带了一个很大的团队去日本学习,专门去学习精益管理理念。”陈龙富说。
在中车电动厂内,笔者也深深感受到学习改善的文化氛围。比如,在他们的行政办公大楼一楼咖啡厅,有不少员工一组一组的围在一起热烈探讨问题;再比如,与陈龙富的采访地点就约在中车株洲所内,因为他当天刚好在株洲所参加干部学习培训。
陈龙富表示,目前,公司把改善文化融入日常工作中,建立起相应的改善奖励机制。比如,公司要求员工每年要对自己岗位提出若干条改善建议,建议如何被采纳还会有相应的奖励。
“为什么我说文化是我们的竞争力?第一、我们敢于行动,敢于投入;第二、我们在不断的变革。我们在行动的时候,完成了目标的达成,然后又不断得在变革。”陈龙富说。
中车电动厂内停着即将交付的订单车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中车电动,这个靠文化来打造百亿梦的企业,我们拭目以待。